印染廢水以其成分復雜、色度高、COD(化學需氧量)高、難降解物質多而成為工業廢水處理中的“硬骨頭”。面對日益嚴格的環保排放標準,選擇高效、經濟且穩定的處理方案至關重要。聚合氯化鋁(聚合氯化鋁) 作為一種成熟的無機高分子混凝劑,在印染廢水預處理及深度處理中扮演著核心角色。本文將深入探討聚合氯化鋁在印染行業的專項處理方案,為您提供從原理到實踐的全面指南。
印染廢水主要含有殘留染料、漿料、助劑、酸堿及重金屬離子等污染物。其處理難點在于:
高色度: 水中溶解性染料分子難以通過簡單沉淀去除。
高COD: 大量有機物導致化學需氧量很高。
水質波動大: 不同批次、不同織物的染色工藝導致廢水水質不穩定。
聚合氯化鋁的應對機制:
電中和脫色: 聚合氯化鋁在水中水解產生大量帶正電荷的絡合離子,能與水中帶負電荷的染料分子(如活性、分散染料)發生電中和作用,使其脫穩、凝聚,從而快速去除色度。
吸附架橋: 聚合氯化鋁水解形成的氫氧化鋁膠體,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強烈的吸附性,能通過吸附架橋作用,將脫穩后的微小顆粒和溶解性有機物聚集成大的礬花,實現沉降分離。
網捕卷掃: 在形成的絮體沉降過程中,能像一張大網一樣網捕和卷掃水中的膠體顆粒,進一步去除污染物,降低COD和濁度。
卓越的脫色效果: 對大多數水溶性染料廢水具有很佳的脫色率,尤其對硫化染料、還原染料、COD分散染料等效果顯著。
適應性強: 在pH值6.0-9.0的寬范圍內均能有效發揮混凝作用,對印染廢水常見的酸堿波動有較好的耐受性。
沉降速度快: 形成的礬花大而密實,沉降速度遠快于傳統鋁鹽,可提高處理效率,減少沉淀池占地面積。
處理成本低: 相較于某些高級氧化技術,聚合氯化鋁處理方案具有更低的投資和運行成本,性價比很高。
一個成功的處理方案,關鍵在于精準的藥劑選擇和工藝控制。
1. 藥劑選擇:推薦使用噴霧干燥型聚合氯化鋁
理由: 印染廢水成分復雜,需要高效、快速的混凝反應。噴霧干燥型聚合氯化鋁因其高氧化鋁含量(≥30%)、低水不溶物、更快的溶解速度和更強的混凝效果,成為處理印染廢水的優選。其純凈度能避免雜質對織物顏色的潛在影響。
2. 關鍵工藝控制點
投加量確定(燒杯實驗至關重要):
在規模化投加前,必須進行燒杯實驗。取實際廢水,通過梯度投加聚合氯化鋁,觀察礬花形成大小、沉降速度及上清液色度,確定較佳投加量。過量投加會導致膠體再穩,效果反而下降。
pH值調節:
聚合氯化鋁的較佳處理pH范圍通常在7.5-8.5。印染廢水常偏堿性,若pH過高,可用酸(如稀硫酸)回調至較佳范圍,以發揮聚合氯化鋁的較大效能。
攪拌條件:
快速攪拌(約150-200轉/分鐘): 使聚合氯化鋁與廢水瞬間混合均勻。
慢速攪拌(約40-60轉/分鐘): 促進礬花的生長和增大。
協同處理工藝(聚合氯化鋁+PAM):
為了達到更佳的處理效果,特別是對懸浮物和COD的深度去除,推薦采用“聚合氯化鋁+ 聚丙烯酰胺(PAM)”的聯合工藝。即先投加聚合氯化鋁完成電中和與初步絮凝,再投加少量PAM作為助凝劑,通過其長分子鏈進行強力架橋,形成更大、更堅實的礬花,顯著提升沉降速度和出水清澈度。
典型處理流程:
調節池(均質均量) → pH調節池 → 混凝反應池(投加聚合氯化鋁) → 絮凝反應池(投加PAM) → 沉淀池(泥水分離) → 后續生化處理或排放
預期處理效果:
色度去除率: 可達80% - 95%以上。
COD去除率: 在預處理階段可達50% - 70%,很大減輕后續生化處理負荷。
SS(懸浮物)去除率: >90%。
印染廢水處理效果的好壞,與聚合氯化鋁產品的質量穩定性息息相關。一個專業的供應商(如淄博源潤凈水科技有限公司)不僅能提供指標穩定、針對印染廢水優化的高純度聚合氯化鋁產品,更能提供:
免費樣品與技術支持: 協助您進行燒杯實驗,確定較佳藥劑型號和投加量。
穩定的產品供應: 確保您的水處理系統連續穩定運行。
聚合氯化鋁是破解印染廢水高色度、高COD難題的一把經濟而高效的“鑰匙”。通過科學的方案設計、精準的藥劑選型和嚴格的工藝控制,完全可以實現穩定達標的處理效果,為印染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。